近日,有美媒報道美國中部6個州遭遇至少30場龍卷風襲擊,肯塔基州受災嚴重,超過了近百人死亡,財產損失更不用多說,美國作為龍卷風時常發生的地方,每年龍卷風都會產生800場左右,為何國內就很少聽到關于龍卷風的消息呢?
究其原因地形優勢,少平原少沙漠,我國的地形復雜多變,處于中低緯度,相比美國,簡直小巫見大巫。再者,我國因為范圍大,所處溫度帶多,降水季節分配不均,年降水量變化大,多是旱澇災害,所以,對于龍卷風,我們更在意的還是降水量以及農產品的產量問題。
況且,我國是世界上有名的農業大國,我們有一句俗話:民以食為天,由此可見,農產品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。
但是,農業產量大小,一直在盡人事聽天命的層面,從事農作物生產的相關人員,深諳其中的道理。我們知道,農作物除了需要生長的水肥和經營措施之外,更多的是受到自然界的光、溫度、濕度等氣候的變化所影響,如果想要年年都達到一個穩定的收成,就需要一套合理的系統。
系統中需要包括完善的生產結構,種植過程,以及根據不同的種類應該怎么照顧,經營管理如何進行。
每年我國各地都會出現大大小小的旱澇災害,這種情況不可避免,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提前預測,大的災害降低損失,小的問題直接預防,這樣就可以實現農作物的高產、穩產、達到豐收的目的。
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,人們便會考慮,應該怎么辦?就有人想到使用插值法得出農戶氣候區,但是這種方式有很大的制約性,因為是按照差值法對各種外界因素進行分析,沒有辦法根據地形地勢,這樣就導致了山區,丘陵等地勢,海拔高度不一致的情況下,準確度很低,誤差較大,所以有很大的限制,這樣一來,農業的問題并未得到解決。
隨著傳感器技術的研發普及,更多的功能被人們開發,于是,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下,農業氣象站應運而生,它將物聯網技術與云平臺相結合,可以進行氣象數據采集,存儲,傳輸和管理的一體化系統,可以同時在線監測大氣溫度、大氣濕度、輻射。光照、紫外線強度、風向,風速、降雨、土壤情況、二氧化碳濃度等多種環境因素。
它的出現解放了人力,無需管理人員時時刻刻守在崗位,親力親為,農業氣象站可自行監測周圍各種因素,不受地形地勢的影響,適應多種環境。可以根據監測環境的不同,搭配多種變送器,比如溫濕度變送器、風向傳感器、風速傳感器、翻斗式雨量計、攝像頭等、可自由選擇搭配。
氣象站在室外作業收集各項數據,管理人員可遠程登錄云平臺進行查看實時數據,進行分析歷史數據,依據現在的數據,根據農作物生長情況,實時調整數據參數,支持不同的設備登錄云平臺進行實時監測。
隨著科技的發展,事實上,很多農業智能化在國外發達國家已經得到普及,許多大規模的農場都在依賴高科技生產發展,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,但是利用智能實現生產沒有得到很大普及,更多的地區仍舊采取純人力生產發展。
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想法變成現實,雖然發展晚,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我們也會實現現代農業智能化,現代農業智能化中,包含完整的流程,從育種育苗、栽培管理。土壤墑情,以及作物生長環境,需要農業氣象站貫穿整個流程,利用實時監測,及時調整戰略,促進農產品的產量提高、提升農產品的質量,從而將利益大化。
農業氣象站是集多種傳感器于一體的氣象監測系統,可支持市電和太陽能雙重供電,即便在惡劣的天氣下,也可進行作業,隨著時間增加,我國的農業發展越來越智能化,會與農業氣象站的聯系越來越多,時時關注氣候變化,對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